banner
banner

新闻资讯

以前沿视角,预见制造业智能化未来,欢迎您的来访。

行业资讯

百年“老”通用,能应对汽车行业百年之大变局吗?

发布者:兴禾自动化 时间:2021-07-12 浏览量:3962 关键词:

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通用汽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1912年,通用汽车就制造出了一款搭载铅酸电池和Edison镍铁电池的电机驱动卡车,并在当年就生产了682辆;


1996年,通用EV1诞生,这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纯电动汽车,同样也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款产品。铝身结构、能量回收制动、空气动力学、轻量化……正如通用汽车所希望的那样,在这一款产品上,集结了太多能够改变汽车DNA的技术和创新。而145公里的续航里程、不到9秒的零百加速、三小时左右的快充时间……哪怕放到十年之后的2006年,这也是一份相当漂亮的参数;


1.jpg

EV1


就连被李想视为是当下电动车最优解的“增程式技术”,通用汽车也是开山鼻祖。2007年1月,全球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雪佛兰沃蓝达诞生。这款在当时更多肩负着政治任务的产品,却一度成为了美国市场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之一,最终以累计超过15万台的全球销量,光荣退出历史舞台。


在如此赫赫战绩面前,谁看见通用汽车不得夸一句,“好强一车企”?但在这个曾经被他定义过的市场中,曾经的引领者如今却有些风光不再。


2.jpg

5.5.jpg


“大象”的顾虑


自从汽车开启智能时代,一些传统车企便统一被刻上了“大象”的标签。


要成为人们口中的“大象”,并不容易,因为也不是每一家传统车企都有资格被成为“巨头”。


但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象”,更不容易,因为在转型和变革这件事上,庞然大物们的反应速度和行动能力总是格外缓慢,甚至在有了一定察觉之后,由于强大的惯性,也难以及时止步。


比如,前段时间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一场名为“电动百年,进化新生”的学术论坛中,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执行总监尹建民就坦言,几年前在做电动车的时候,(上汽通用)想法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就是把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替换成电机和电池。


3.jpg


相信尹建民所说的“几年前”,正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翻动的时候。将时间倒回5年,一切都还不是现在的样子。


2016年,刚刚推出Model X的特斯拉,还是一家年产满打满算只有5万台的小车企,在那时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中,他的股价最高能涨到500美元;


那一年,蔚来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刚刚给自己起了个“NIO”的英文名,成立两年却还没一款产品的速度,让李斌在“PPT造车”和“骗子”的身份间反复横跳;


同样是在那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53%。而在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吉利和北汽新能源还牢牢霸占着前三甲。


一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涨,一面是一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兴势力,虽然在那时,一切还只是风吹草动,但作为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行业老兵,通用显然已经嗅到了“风口将至”的气息,而时间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不然不会在2015年,就全面启动了UItium智能纯电平台的研发。


4.jpg


依旧是那句话,通用汽车很强,无论是技术还是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但作为“大象”中的一员,他也有着太多的牵绊和禁锢。其中,“安全”就是他最不能舍弃的标准和准则。


记得2016年,在被媒体问到,为何无法提供特斯拉在2012年就已经实现的OTA功能时,通用高层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安全”。


的确,和喜欢堆砌“期货”的新势力们相比,传统车企的可靠程度不亚于到餐厅吃饭——只要敢写你就能点,而且每道菜品在上桌前都经过了成千上万次实验,确保道道是精品。


这样稳健的做法在传统车企之中,不足为奇。毕竟对于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9位数的通用汽车而言,任何一个差错都可能导致上千万人为之买单。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早在6年前便开始研发的平台,其首款落地产品要到明年才能上市。换句话说,在安全和可靠的标准上,通用汽车输不起。


5.jpg

5.5.jpg


26年“磨一剑”


不会有人质疑,是通用这种传统车企对于“安全”的坚持,才守住了这个行业的底线。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在浮躁而又多变的市场之中,“网红”新势力正在兴起。


他们体量小,但存在感强,销量少,但流量高;他们搞跨界,玩营销,不懂产品不重要,会讲故事才是王道;同时,凭借着良好的用户体验和超强的科技感,他们在赢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同时,还获得了一批热忱的“死忠粉”,出没于各个社区,为自己喜欢的品牌摇旗呐喊。



6.jpg


他们改变了汽车行业,也掀起了巨变的浪潮。在这种狂热而又焦虑的环境之中,“快”似乎成为了汽车行业制胜的不二法门: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也正向着“快消化”的方向发展。


“十年磨一剑”或是“出名要趁早”,我们无意对这两种做法进行评判,只不过身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通用汽车的确是慢了一步。


7.jpg


但好在,慢了一步并没晚了一步,通用汽车的技术并没迟到。这一次,他手中握着的,是集合了过去26年间电气化经验和前瞻技术优势的Ultium智能纯电平台和全新一代VIP智能电子架构,在万无一失的把握下,开始了转身。


8.jpg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转身中,我还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与其他合资品牌相比,上汽通用具有变革意义的产品虽然不是最先面市,但在中国市场,却毫无疑问是最有优势的。因为就“因地制宜”这一点,谁都没有上汽通用汽车做的彻底。


9.jpg


我此前接触过很多不同品牌的工程师,其中来自合资品牌的“大佬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过同一个观点:很多合资品牌虽然都在国内设立了研究院、设计院等机构,但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参数,中国工程师们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例如,汽车在设计和生产中用到的一些重要参数,到底是怎么来的,外方往往守口如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一款产品,能够畅销海外,却始终也打不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毕竟,流着“异国血”的外来者,无论表面再怎么装扮,骨子里始终少了点“人情味儿”。而上汽通用则从根本解决了这一问题,直接把“中国市场”植入了通用产品的根基之中。在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平台诞生的过程中,上汽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直接参与了底层架构的同步设计开发,并且面向中国推出的产品,95%以上零部件都将实现本土化采购。


10.jpg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就曾表示,“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平台所有的开发标准和技术标准全部是中外双方一起制定,中方全程完全参与,不是仅仅参与某个分工。结合本土供应商体系,整个验证过程完全是我们自己做的。”


“全程参与”、“完全是我们自己做的”,在这些字眼背后,上汽通用的骄傲与底气显露无疑。


11.jpg


不仅如此,在通用汽车视为生命的安全方面,上汽通用也深度参与了本土电芯化学体系的设计和性能开发,无论是电芯的配方、选材,还是电池包的开发和测试,在遵循通用汽车全球新能源车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上汽通用针对中国市场,还专门研发出了优化配方,同时还开发出一系列具备专利设计的抑制热扩散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力求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动技术安全领域的领导者。


当然,为产品植入中国基因,还只是第一步,致力“要给客户带来真正电动车愉悦体验”的上汽通用,绝不会满足于此。也因此,到2025年,上汽通用预计将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等新技术领域投入超过500亿元,用真正适合中国人的“智能化电动汽车”,来征服中国市场。


12.jpg


很快,上汽通用就将交上答卷,其首款智能纯电车型凯迪拉克LYRIQ即将于年内开启预售,并在明年上半年在国内上市。而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推出10款以上基于全新Ultium平台的国产电动车型,覆盖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


13.jpg

凯迪拉克LYRIQ


如果他们没有“吹牛”,那么到明年,当那款中外工程师合力打造的产品上市时,上汽通用势必将成为合资品牌中,第一个完成转身的“大象”。


14.jpg


分享:

TOP